第116章 长江接头(1 / 2)

石镇清点头道:“没错,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目前湘军早已经今非昔比。湘军装备了很多西洋大炮,并且开始了洋务运动,开始学习西方,建立了不少造船厂和机器厂。我们要在短时间内跟进甚至超越十分不易。我的意思,还要在成都建造机器制造局,造更好的枪炮。这样才能应对未来的局面。”

张遂谋回道:“翼王说的是,我马上就和陈玉龙着手此事,我准备整饬吏制,重新选派廉洁官员任职,再改革盐政。除了川地自用以外,要将四川井盐卖到全国各处去。再兴办一批水利,修建几条主要干道的交通……”

石镇清说道:“你放心大胆的干就是,将奏请交给我看一下,如果没有大问题,就马上开始吧。另外,天府大学堂筹办之事,你们也要抓紧,时间紧迫,我们要打造好大后方。”

“是”

张遂谋三人一起答应道。

三日后,张遂谋和萧浚兰将贡院的牌匾换上了天府大学堂的匾额。将城墙刷了红漆,又将官员们学习的国子监和新式学堂分割了区域。

但是唯缺院长一职。

石镇清在总督府急得坐卧不宁。

昨日萧浚兰请两位大儒的回信毫无音讯。

他又拟写了一封封官手谕。

将牛树海封为刑部尚书,封李惺为礼部尚书。

萧浚兰带着石镇清的手谕亲自拜访了二人。

萧浚兰很快就去而复返。

他来到总督府,再次面见了石镇清。

他夸夸其谈道:“翼王,这两位终于被翼王的二请所感。我又跟他们二位分析了天下局势,牛树海和李惺终于被我说动,准备赴任。不过李惺仅仅答应担任书院院长,并不想担任我朝任何官职。”

石镇清点头道:“你做的不错,不过李惺不想担任官职,也是情理之中。他自幼熟读圣贤书,有着忠君爱国思想,不愿造反,也不要过于强求。他只要肯出山做锦城书院院长就好。”

“是啊翼王,这牛树海就比较通情达理,他毕竟是被罢官回家的。也看透了官场黑暗,又无力改变,早就对清廷失望透顶了。”

石镇清摆摆手,这才让萧浚兰去接待两位大儒。

接下来,石镇清便开始在四川如火如荼地搞起建设。

就在石镇清在十几天前初次进攻成都之时。

在天京北面的长江上,围困天京的湘军在江面上已经打了整整一天的炮。

夜晚降临,战船都已经抛锚暂停在渡口。

偶尔三两声的炮声也彻底停了。

尽管还有沿江的巡逻船不时的经过。

但是随着大雨降临,巡逻船也消失在了远处。

在长江与夹江的交汇处。

一艘乌篷船内,一位钓鱼人身穿蓑笠,仍旧冒雨在江面上持杆钓鱼,似乎忘却了时间和大雨。

不一会,鱼钩似乎有了反应,但是船上的年轻人依旧毫无动作,他手里捏着的一本小册子,正是石镇清发给旅帅以上战将的战法大全。

乌篷船内一盏老油灯忽明忽暗。

映衬着他俊逸刀削般的脸。

原来此人正是北上塞外渤海湾归来的小将石云。

他另一只手上握着重要的情报。

正是石镇清和军师邱云机给他的一封绝密信。

让其组建江南情报网和抗清游击队。

他于数日前接到的密信,随即派遣亲兵头目赵强将请到的戴亨一家子沿长江护送回成都。

他则带着十几人留了下来。

他望着船舱外的雨幕,任凭雨水打湿了长辫子。

他痛恨这扎起的辫子,但是却牢记石镇清的嘱咐。

“还没到吗?”他望着长江口,思绪烦乱。

原来他今日特地与四川派来的人准备接头的。

随着雨水越下越大。

其他的渔船都已经快速奔回渡口。

最新小说: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 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 征途英魂 三国之冠军侯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大明忠勇侯 春秋晋国风云 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 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