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荒凉的官道上,尘土飞扬,三匹大宛马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过,马蹄声震得地面都微微颤抖。
这三匹马可不是普通的坐骑,它们的主人更是不简单。向平、小山子和鬼涧愁,三个性格迥异却又命运相连的汉子,此刻正风尘仆仆地赶路。
向平,那可是个精明能干的主儿,眼神里透着一股子机灵劲儿,办事利索得很。
小山子,一个憨厚老实的小伙,心地善良,对向平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鬼涧愁,江湖上响当当的人物,行事谨慎,心思深沉,是个靠得住的伙伴。
就在刚才,向平从那神秘的葫芦底部探查回来,累得跟什么似的,一上来就找了个凉快地儿靠在那儿,大口喘着粗气。
小山子眼巴巴地看着他,心里那个急啊,恨不得马上就知道坝底的情况。等了好一会儿,向平才缓过劲儿来,小山子迫不及待地凑上去,急切地问:“向哥,坝底探得咋样?”
向平故意拖长了声音,笑眯眯地说:“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汴京失踪的商队找到了!”这声音在空旷的官道上回荡,小山子愣了一下,随即疑惑地笑了笑,摇头道:“向哥,你太搞笑了,这么大的商队,一百辆辎重,三百口人,你说找到就找到?”
向平奇怪一笑,招手让小山子和鬼涧愁凑过来,小声说:“我知道你们不会相信。咱们开个小会,商量商量。”
小山子和鬼涧愁对视一眼,乖乖地围了过去。向平从怀里掏出一张羊皮卷,这羊皮卷可不简单,上面画着商队失踪方位图案,看起来更像是某种军用地图。
“三者缺一不可,现在三样东西都齐全了。漏斗型、葫芦型,最后一个黄沙也找到了,你们觉得这商队失踪的地点,还跑得掉吗?已经是十拿九稳了!”向平说得信心满满,小山子和鬼涧愁却还是半信半疑。
“向哥,不会真的就在这葫芦里面装着吧!”鬼涧愁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小山子也跟着附和:“鬼兄,被你说对了,就装在葫芦里面。”他虽然嘴上这么说,但眼神里还是透着一丝不确定。
向平看出了他们的疑虑,耐心地解释起来:“我现在一层层剖析给你们听,这葫芦型装载着千万顷的黄沙、枯叶,杂物。最上面一层枯枝败叶,有六尺深;枯叶和‘四不像’神兽有关。”
“四不像?!”鬼涧愁和小山子听得一头雾水,向平这才想起还没给他们讲清楚。
他赶紧把在石室中见到的“四不像”以及在葫芦口底部见到的石闸和铁链详细地说了一遍。
“啊!原来如此,这回失踪商队跑不掉了。”小山子这才恍然大悟,从迷茫转向了惊喜。向平看着他们俩,心里也松了口气,这事儿要是能顺利解决,那可真是大功一件。
“鬼兄、小山子,这桩大案眼看就将告破。我得回皇宫告诉仁宗陛下。你俩是和我同回还是守在这里?或是去府州城折家军兵营?”向平一下子也没了更好的主意,只能征求他两个人的意见。
小山子看了看鬼涧愁,鬼涧愁沉吟片刻,开口道:“向兄,跟你回汴京城可以,我们不会跟你去皇宫。万一被仁宗知晓,我们一起探秘,会更被动。我们也不去府州城折军家兵营,这样更容易走漏风声,也令他们起疑。另外背后还有一双眼睛在盯着咱们。”鬼涧愁不愧是江湖高手,把情况分析得头头是道。
小山子听了,连连点头:“对啊,我们还是低调行事的好。”向平也觉得有道理,于是拍了拍他们的肩膀,笑着说:“好,那跟我一起回汴京吧,只要玉笛在我手上,可保平安无事。回家也放松放松自我吧。”
三人商量好后,一起翻身上马。向平一夹马腹,“驾?”的一声厉啸,三匹大宛马如离弦之箭,在官道上卷起三绺风尘,往前涌去。
官道两旁的树木飞速倒退,风呼呼地从耳边刮过,三人的衣衫被吹得猎猎作响。小山子兴奋得直喊:“向哥,这回咱们可真是立大功了!”向平微微一笑,没有说话,只是紧紧握着缰绳,眼神坚定地看着前方。
鬼涧愁则是一脸严肃,不时地回头看看,似乎在警惕着什么。他知道,这事儿虽然看起来差不多成了,但江湖上的事情,往往没那么简单。背后那双眼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手。
不一会儿,三匹大宛马在官道上扬起的风尘归于寂静。这三匹马都是良驹,它们的主人显然身份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