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第323章 剥削这个词都从龙耀华口中出来,有

第323章 剥削这个词都从龙耀华口中出来,有(1 / 2)

第323章 剥削这个词都从龙耀华口中出来,有点严重啊

“反正学校经费目前就那么点!短期内,也看不到新的大规模利润增长点……计算机第一批专项经费8000万,我回去就会让张校长单独划到一个账号内……”

说完,也不等李瑞反应,谢威就向着外面走去。

到了门口,他停住脚步,扭头对李瑞说道:“别忘了安排人买车票啊!”

“特么的!你把老子当什么了”

李瑞勃然大怒。

奈何谢威的影子都瞧不见了。

坐回椅子上,也没心思干其他的,李瑞认真地思索着谢威说的话。

良久,才苦笑着摇头:

“这小子!直接说嘛,我又不是不支持,非得这样干!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你小子没大没小。为了避嫌,现在就开始自黑,完全没必要啊。”

可惜谢威早就已经走远了,听不到李瑞的这话。

即使听到了,谢威也不会承认自己是自黑的。

没办法。

在80年代,哪怕科技跟经济发达的欧美,微型计算机也没有普及到个人家庭中,采购的主力是科研单位跟学校。

没有办公软件,连大型公司办公都用不到计算机。

指望校企办培养的销售人员去向科研单位推销哈工大开发的微型计算机

一年能有个位数的销量都很难。

没有过多停留,谢威直接就去了机场,让等着他的运-11起飞。

上了飞机后,靠在座椅上,谢威也没能静下心休息,而是在脑海中不断地思考目前还差哪些关键的基础布局。

目前谢威推动搞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自动化这块的基础而来。

即使是几十年后穿越而来,谢威也很清楚自己不是万能的,没有可能各个领域都去涉足,只能在核心技术领域中去推动发展、改变原本世界的那种屈辱。

“这些布局都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材料了。超强度高温合金、半导体材料这些,都不是光砸钱就行的。可现在去挖人,不太好搞……还是等等,等现在手里的项目发展到差不多的时候再去吧。到时候上级领导们着急了,才更好办啊。”

谢威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不想配套还行。

一想到配套,脑袋就大。

任何一项技术,本身不复杂,可要想搞的时候会发现,配套的不行,去搞配套吧,配套的配套又不行。

计算机是如此。

战机是如此。

导弹也是如此。

甚至现在学校的数控加工中心的发展也因为硬件跟不上而受到了制约:要提高精度,不只是需要控制系统的性能提升,还有加工刀具、测量技术等等,这些又涉及到相关的配套……比如材料,搞出了更好的合金,加工技术、热处理技术、表面处理技术等等,又成了问题……

“不能想啊!”

谢威努力甩了甩脑袋,想要把脑海中那些越来越多的相关配套的不足统统甩出去。

“谢威走了”

龙耀华是刚刚才知道谢威又来了,本来有事情想跟谢威谈谈的,哪知道亲自找上门谢威已经离开了。

“学校现在项目多,他急着回去。”

于国峰回答,没等龙耀华问出来,他就继续解释,“谢威说不能允许核心专家团队坐同一架飞机……”

“这小子!”

考虑得很周到。

“计研所这边,你们不是准备只挖一部分核心骨干对吧”

“没有的事!”

龙耀华的话让于国峰心脏狂跳,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急忙否认。

“你们借人的套路已经用了很多次了……本来我想找谢威谈这事情,他走了,你就给他带个话回去。”

龙耀华没有揭穿于国峰的谎言,而是严肃地开口。

于国峰有心想要辩解几句,最终只是嘴唇动了动,“领导,您说!我一定会一字不差地带给谢威。”

“挖人固然能快速推动你们项目的进展,如果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一旦篮子出了问题,所有的鸡蛋都会出问题……你们学校从去年开始,只要涉及到你们有的项目,基础好一些的学生,一个都没有分配到有需要的单位……而这两年,你们不仅在各个科研单位跟大学挖人,同时也在扩招……”

“领导,我们的项目……”

于国峰急了。

他知道这问题的严重性,之前中科院这边提出让谢柔到中科院,谢威就坚决抵制,并不只是因为谢柔是他妹妹,更因为学校项目缺人,谢威不愿意把任何一个人分到其他单位。

“你不用急辩解,先听我说完。”

龙耀华打断了于国峰的解释,脸上变得更严肃。

于国峰无奈,只能听着。

“国家不需要一个寡头科研单位,而是需要一个可以带领相关领域共同进步、一起发展的领头羊……对于人才,同样如此。从一开始学校争取到自主立项开始,除了出口的武器装备跟技术,其他的发展,大部分可以说是建立在对合作单位的剥削上的……”

“……”

于国峰后背开始冒汗。

龙耀华口里提到“剥削”这个词,就意味着问题有些严重了。

“哈工大发展得再好,配套跟不上,你们的项目同样也难以发展下去……现在你们应该也发现了……不能所有的配套都由你们自己去搞。而相关的技术研发,没有技术骨干,也没有熟悉你们技术的人,你们能一直发展下去吗”

龙耀华的话,让于国峰额头都开始冒汗。

这两年,学校挖人确实越来越严重。

不只是毕业的优秀学生没有分配出去,还通过项目把相关单位的核心技术骨干一锅给端了。

甚至,为了加快技术研发,于国峰跟哈工大的教授们都是不断地给他们的老师、同学、师兄弟甚至优秀学生写信,邀请他们参与到学校的项目中。

只要人愿意来,李瑞就会通过各种手段把人的组织关系搞过来。

这也是为什么李瑞先前来计研所“借”人,气得杨书记直接掏枪的原因。

“其他单位的骨干在你们学校通过项目学习、成长;你们培养的优秀人才进入其他单位,带去的是技术跟学校的经验,甚至还有你们现在一力推动的标准化。”

龙耀华说到这里,默默地叹了口气。

哈工大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可这样的发展也是危险的,一旦继续发展下去,最终就会导致哈工大在他们重点倾斜的领域中成为巨无霸,国内同行难以望其项背。

因为哈工大的发展是建立在对相关单位的抽血上的。

“领导,我明白了。我回去会告诉谢威。”

“他是聪明人,能理解。”

最新小说: 震惊!玄学大佬被读心了 闪婚的傻子老公把我宠上天 甜诱!校草的偏宠藏不住了! 心动禁令 困住雾野 三宝天降:陆总宠妻上瘾 溺妹期 婚后悖论 高三开学,我觉醒了学霸系统 大力:不死的我浪到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