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手中的火把递给身旁的吴康,手中无尘剑已然出窍,他沉了声音:“都退后些!”
众人闻言忙退后几步。
明砚舟余光中见到众人已退至合适的距离,手腕翻转,无尘寒芒映着火光从众人眼中闪过!
只听得一声巨响,再抬眼时便见那重锁已然落地,锁链晃荡着剐蹭过门扇,声音喑哑难听。
苏颐最先反应过来,他忙走上前,费力抽开门闩,将铁门朝外推开一条缝儿。
冷风将外头堆积的枯枝落叶卷进甬道,碎石也随之落进来,积雪扑下,他避之不及,直被兜头了淋个彻底。
前襟里已满是落雪。
众人瞧见他狼狈的模样,已是忍不住笑出了声儿。
吴康直笑得前仰后合,待笑够了,他才从袖中取出一块深色的帕子递过去:“快擦擦吧。”
苏颐垮着脸接过,仔细地擦起来。
明砚舟笑着将他拉至身后,自己避在一片门扇之下,执着剑鞘将另一扇门朝外推开。
期间仍有小石子及落叶不断滚进来,砸在他脚旁。
待彻底开了这门扇,他登高几步,从中探出一双眼,见四周并无异常这才抬手将铁门完全推开,率先攀了上去。
鞋履踩在积雪之上,嘎吱嘎吱的响。
明砚舟看着身后众人,眼神含着几分敬意:“翻过天麓山便是敌军的营帐,青州此役能否安然无恙,便靠我等此行!但不管成功与否,我今日都要在此替大胤百姓同诸位道一句‘多谢’!”
吴康看着他朝众人躬身一揖,忙避开些:“王爷此言真是折煞我等了,能跟随您上阵杀敌,我已是深感荣幸!”
众人闻言,忙附和道:“正是如此,为国为民,理当如此,我等怎好受王爷此礼!”
“投军便是为报国而来,王爷实不必如此。”
明砚舟直起腰,转身朝后看去,只见天麓山上雪白的一片,火光映照着他骄矜的眉眼:“形势紧急,不可在此耽搁下去,走吧。”
仅有五十人的队伍快速前行,未有人瞧见坠在队伍最后的那道生魂。
……
明砚舟所料不错,他走后的第三天,索绰罗衍便又率兵前来攻城。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这次索绰罗衍做足了准备。
可叶期自小熟读兵书,又怎会掉以轻心?
索绰罗衍兵临城下之时,发现青州城外已掘开了数条深沟,突厥兵士攻城之举顿时受阻。
他咬紧牙关,下令以轒轀车作掩护,令手下掘土填沟。
又暗中派掘子军从城外挖地道入城。
可叶期早便在城楼之下各处都挖了土坑,并放置好裹着牛皮的瓮,一旦发觉对方的掘子军挖地道的动静传来,他便令人在其中燃起湿透的木材。
如此呛人的烟雾下,突厥人怎还能凭地道入城?
大胤军重重防备之下,突厥人奋战至深夜,也无能有任何进展。
撤军之时,索绰罗衍回过头看向青州城楼之上高声欢呼的大胤兵士,眼中愤恨愈发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