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战争的惨败。让法国吃尽了苦头。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法国将大部分的国力,都投入到了陆军的重建当中。至于海军,法国则只能是先放一放了。反正他们现在有英国这个盟友,所以,德国海军带来的巨大压力,就交给英国人去对付好了。法国海军最多配合一下就可以了。
随后,大家又对具体的细节展开了讨论。比如哪一个国家遇到什么危险的时候,其他国家应该如何帮助。盟友们应该对国力较差的盟友。提供什么样的援助等等,这些都需要逐条的讨论才行。
英国、法国和俄国的秘密会议,整整进行了三天的时间,最后才达成一致,签署了结盟的条约。
条约规定,英国、法国、俄国三国结成《互助协约国》共同应对敌人,协约国成员一旦遭到任何一个敌人的进攻,其他的成员国必须在24小时内敌国宣战。同时,倾尽各国的陆海军,为盟友击败敌人。而在战争爆发之前,三国将进行一系列的技术以及资金上的合作,提高四国的整体实力,确保在未来的战争当中,能够获得胜利。
作为协约国的发起者,英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三国协约的形成,也加剧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对抗。
就连李光宗也没有想到,他原本想要坑德国人一把,才把德国海军的潜艇在中国造船厂建造的消息透露出去的,但却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这直接使得历史的走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在协约国和同盟国提前开始全面对抗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爆发的可能性大了非常多。别的不说,在李光宗的乱入之下,德国海军提前拥有了潜艇和一系列先进的战舰,这使得他们的海军实力远高于历史同期水平,而英国海军,在经过了中国的削弱之后,则是比历史上要弱许多。
历史上,英国皇家海军实力远胜于德国公海舰队,但现在双方的实力则是无限接近。造成的结果就是威廉二世乃至整个德国高层自信心爆棚,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英国,所以一旦因为局势变化,德皇威廉二世决定铤而走险的话,战争就很有可能爆发。到时候,即便中国位于世界的东方,也是无法幸免的。
不过,这也正是李光宗想要的。让西方各国不断的增加军事开支,消耗他们的国力。然后通过一次世界大战,将他们的国力全部消耗一空。到时候,中国就能够以微小的代价,获得整个世界的控制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