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通”声不断响起,身旁将士不时坠地,代芒紧盯着前方,根本无暇回顾。
长孙肥用马鞭卷起地上的一只散箭,箭头做三棱状。长孙肥将箭头放在矛身上一划,居然划出一条刻痕。
代芒道:“我军虽败,实力尚在,明日寻机再战。从今日晋军出战的人数来看,轻骑不过千,重骑仅有三四百,逊于我军。”
杨安玄等人越河而过不过半盏茶的时间,长孙肥便率领大队轻骑追至。
快刀有如秋风扫落叶,魏骑纷纷落马,而反击落在重骑身上,溅起串串火星,伤害不大。
从杨安玄率众出击时算起,小半个时辰过去了,晋军战马体力确实明显下降,而魏军多数战马听到号角声才出动,体力更为充足。
长孙肥笑道:“这个杨安玄有几分本事,居然在半路还设有伏兵,他不过是投肉喂狼,再多的肉咱们也能啃食干净。莫突辰,你带些人过去看看,其他人继续随本公追赶杨安玄。”
周屯,背山依水的小村庄,晋军没有进村,而是在村外扎营,点点篝火点缀着大地。
杨安玄见魏军往东而走,高声厉喝道:“不悋弓箭,狠狠地射。”
箭发利啸,长孙肥挥矛砸去,箭只被砸飞,却斜射在身后的兵丁身上。那兵丁闷哼一声,箭只透甲入臂。
此时长孙肥已经赶到,与代芒汇合在一处。代芒惊魂未定地举着断刀向长孙肥示意道:“卢乡公,这伙晋军好快的刀。”
又往前奔出三里,杨安玄估计身后的魏骑将近半数越过了山岗,传令道:“鸣号,准备反击。”
驰出约八里,战马从一条小河踏水而过,河水宽约两丈,深仅有尺许,水被马蹄踏得四溅。
收集好战马,将剥下的皮甲和散落的兵器收拾好,没有杀死伤兵,这些伤员对魏军来说是个大 麻烦。
跨河又奔出六七里,西侧有处山岗,山岗仅有十余丈高,缓坡却长达百余步。
举起砍刀,代芒发现刀尖寸许消失不见,晋人好快的刀。
从上空看,魏骑散成近里许宽、两里多长的队伍,踏得尘土飞扬,铺天盖地地席卷着天地。
晋骑纷纷朝追来魏骑射箭,只听痛呼声不断响起,长孙肥不禁勒缓了战马,闪目朝四周望去,不少轻骑中箭受伤。
见魏骑迫进,杨安玄并不接战,而是绕开魏骑朝南驰去。
清越的号角声响起,长孙肥一惊,放缓马步问道:“晋军为何吹号?可是回转反攻?”
魏骑在泥水中挣扎向东,杨安玄一气追出二十余里,箭囊中的箭射尽,这才率军回返,收拾战场。
无论从人数还是马力上看,魏军都占据着绝对的上风,所以长孙肥才会下令放缓追击的步伐,以防晋军拼命。
东屯的地形总体上呈现西北高东南低,杨安玄率领轻骑朝南退走,沿路山丘起伏,并不平坦。
在魏、晋两军对穿之时,魏军行军司马达哈坚便率领四千步卒结阵于西面,封堵了杨安玄等人的来路。
杨安玄率众从缓坡驰过时抬头望了一眼山岗,岗上几棵稀稀落落的树,毫不起眼,赵田带着四百重骑便潜伏在岗后。
“鸣号,暂往东避走,兜圈回归营地。”长孙肥下令道,带动缰绳朝东驰去。
达哈坚道:“卢乡公,伤员多达八百余人,要赶紧救治。荒郊野岭缺医少药,要即早动身前往扶沟。”
转瞬便到了河边,只听号角声再起,上游河水猛然暴涨而下,正在渡河的魏骑被河水裹胁着直冲而下。
不好,晋军在上游派人截水,长孙肥看着乱成一团的麾下,吩咐道:“往下游走,河水会渐落。”
很快,长孙肥带着稍事休整的轻骑赶至,帮着步卒将尸体和伤兵 运回营中。
大帐,长孙肥面容平静地看着众将道:“传令下去,严守营寨,谨防晋军夜袭。”
晋军欢天喜地地炙烤着马腿,火光映红一张张兴奋的脸。大胜魏骑让众人信心大增,一个个磨拳擦掌准备再跟魏骑干上一仗。
杨安玄身边围坐着孟龙符、阴绩等人,胡藩亦在其中。此次胡藩随赵田而来,河水垒土蓄水便是他的计谋。
对于夜袭魏营的建议,多数人不赞同,白日激战将士们和马匹都累了,需要休息。魏军虽败,实力仍在,反而要留意魏军夜袭。
派出侦骑,又安排好值守,杨安玄与众将商议至子时才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