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员纷纷起身,找到自己警察服,去了卫生间将其换好。回到办公室后,按照梁悠悠的指示一次排好连续拍了几张,这次梁悠悠不是拿的先前那种较大的相机,那种有架子,所以她需要助理帮忙,这次的要小很多,一个人就能架起来。
更换不同姿势连续照了几张,随后梁悠悠提议每个人在局长题字下单独在照一张。等依次照完,已经差不多晚上八点了,组长便让大家回去休息。我负责送梁悠悠,从楼上下来骑上自行车,梁悠悠拿着照相机坐在后面。
路上,梁悠悠说:“听过天残脚吗?”
“是什么?”我一边骑车一边说:“好像是小说里的武林绝学,一种武功的名字吧?”
“好像是有这么一种武功,不过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梁悠悠坐在后座淡淡地说:“我说的意思是,天生残疾的脚,简称天残脚。”
“天生残疾的脚?”我重复了一遍梁悠悠的话。
“对呀。昨天去你家时,我不是说了同事小时候发生的事儿吗。回去的时候我问她还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儿,不是故事,要是真实的。她就跟我说了一起,但不是发生在现在,而是清末时期,也是发生在北都。她说是有人投稿,上面特意标注了真实事件,我这同事好奇,就联系了稿件作者,查证了一下,确实是真事儿。”
我想起了梁悠悠去我家看兜兜时,我确实曾询问过她,当时觉得她见多识广,又是记者,应该知道得多:“这是个什么事儿?”
“那个人姓孙,叫孙强,出生在清朝,生下来时一只脚就比另外一只大一倍。但是很神奇的是不耽误走路,他在成长过程中那只脚越来越大,一两岁时就需要穿大人些,六七岁时穿鞋就得需要去鞋铺子专门定制了。”梁悠悠不紧不慢地说:“当时大家都叫他大脚强,这事儿后来十里八村都传开了,大家都慕名过去看。”
这让我想起了天生六指的赵钱儿跟裹了小脚的他母亲,也有人听说后慕名过去看:“他应该很苦恼吧?”
“还真不是,正好相反,这个孙强很乐意受到关注,也毫不避讳地展示。据说他从小被父母送去了练杂技的地方,跟着人家练,虽有一只大脚,却很灵活,后来跟着杂技团去街头演出,他也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后来杂技团干脆改名叫大脚杂技,而他的杂技就别叫成了天残脚,应该是指功底扎实的意思。开始他只是在本地演出,后来就开始全国各地走。”梁悠悠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还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女孩,成了家,有了孩子。这件事听起来就觉得不可思议吧?投稿的那个关于这个大脚强故事的,就是他孩子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