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苏苏当他是在夸自个在厂品包装上做标记的事儿,笑的越来越讨好。
“全都是殿下教的好。”
司马琰扔开手帕,拿笔蘸墨,笔尖在洛阳纸上快速游走。
好快便写好了“万收”两个大字。
笔锋苍劲儿,气势凌厉。
单单是看着便有种金戈铁马气息。
梁苏苏看的双眼发亮:“殿下的字真好看!”
对她的崇拜,司马琰表示很受用。
他从新拿起长剑。
“来陪我练会子?”
梁苏苏立即便想起了给清河王摁在地面上摩擦的恐惧,后退:“不,嫔妾还有事要忙,就不耽误你练剑了。”
说完她就一溜烟地跑远了。
看那仓皇的背影,怎么全都有种落荒而逃的意味儿。
司马琰轻笑出声,呵!
第二日,梁苏苏拿到灰窑那里送来的样品。
圆滚滚白色瓷瓶,表面干净,没花纹,只印“万收”二字。
很简洁。
叫人只须看见它,就会情不自禁地记住万收二字。
又因为清河王的笔迹很独特,非常难仿造。
这就叫它变的更特别了。
灰窑老板揉着手站在一旁等待,心中不安。
他非常想做成这笔生意,就怕清河王妃瞧不上他们家的手艺。
直到他看到清河王妃点点头,他这才大大地舒口气。
之前万收粮行卖油,全都是顾客自带器皿。
现在万收粮行统一发可以了装油脂用的瓷瓶,每个瓶子刚好可以装下两斤的油脂。
起初梁管事还蛮不理解的。
定做瓶子需要增加成本,可万收粮行售卖的油脂价格却并没增加。
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利润减少。
他觉的嫡妃此举完全是多余的。
伴随瓷瓶的出现,加深了百姓们对万收粮行这个招牌的认知,以至于后边众人要买油脂,最先想起的